廣州這座沒有下雪的城市,經(jīng)歷幾次入冬失敗,這次終于來真的了。冬天的廣州經(jīng)常下雨,很濕冷,但沒有什么能夠抵擋吃貨對
美食的熱愛,周六的中午約了朋友吃農(nóng)家樂,在城市里吃農(nóng)家樂,也是怡然自得。
從廣園路過來不遠(yuǎn),轉(zhuǎn)奧體路就到了,豪門牛宴魚莊,如果不是熟人帶路,還真不好找,在奧體路的桃源山莊斜坡上來,豪門牛宴魚莊幾個字并不顯眼。一個鄉(xiāng)村風(fēng)的農(nóng)莊,并不豪門,樹林掩映下很清幽,這里場地很曠闊,大紅燈籠和綠樹形成色彩的反差,很簡單的樸素,這家餐廳開了十幾年了,來的都是老顧客比較多。
這里有近1萬平方的場地,前面是餐廳,后面是荔枝林,小狗慵懶地在地上睡懶覺,后面有養(yǎng)
蜂蜜場,一下子從高樓大廈切換到鄉(xiāng)村風(fēng)情,原來這里是老板娘的私人飯?zhí)茫习迥锪中〗銓崿F(xiàn)了人生中的一個億,
生活各大方面是無憂無慮,老板娘喜歡吃自家養(yǎng)的雞鴨鵝魚,就自己開了一個餐廳,供自己和朋友,員工吃飯。從匯彩路搬遷到這里,經(jīng)歷了十三個年頭,也成了很多老廣州所熟悉。
這里適合自駕車來,停車位免費,有WIFI,環(huán)境看起來比較一般,但有著農(nóng)家樂的意境,這次開著我家老漢來,空間大,城市周邊自駕帶上朋友最合適了。
穿過荔枝林,在后山,有一個地方,老板娘養(yǎng)了幾百只雞鴨鵝,有三黃雞,也有信雞,還有鵝,青頭鴨。自己養(yǎng)的,吃起來有味道。
看著一個個健碩的機(jī),今天的任務(wù)就是自己親手抓一只雞來做銅盆桑拿雞,鵝用來做生燜鵝,今天沒有鴨子的菜單,就先放過了青頭鴨。
身手敏捷的東哥一下子就抓到了一直肥大的鵝,也是蠻厲害的。
這年頭,吃飯流行自己動手,自己抓雞,自己捉鵝,自己抓魚,東哥抓鵝,那我就撈到一只雞,和朋友一起聚會,自己挑選喜歡的雞鴨鵝魚,然后交給大廚來做菜,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,吃飯就要原生態(tài)的食材。深情對雞說一聲,謝謝
最后我們撈了一條黑須鉗魚,準(zhǔn)備做豉蒜蒸魚,足足有五斤重。
來自深山的走地雞和水庫魚,來自清遠(yuǎn)英德的錦潭水庫魚,好食材就要用簡單的做法,營養(yǎng)還是蒸的好,鮮美嫩滑,不用去到深山就可以品嘗到天然味道。
第一道菜是生燜鵝,天冷適合一邊生著火,一邊燜,熱氣騰騰,等鵝燜入味了就可慢慢品嘗,鵝肉有嚼勁,這樣的做法很讓人回味。
桑拿蒸雞,配上蟲草花,
紅棗,淋上花生油,香味十足。
蒸黑須鉗魚,有溫補的功效,這魚很肥美。
燜牛蹄,滿滿的都是骨
膠原蛋白,用砂鍋燜出來的牛蹄,帶有柴火的味道。
清蒸
牛肉丸子,手工現(xiàn)打的牛肉丸,很爽口彈牙,更加保留了牛肉原本的鮮味和營養(yǎng)。
想吃原生態(tài),又不想走太遠(yuǎn),來黃村吧!這牛、雞、魚,正味!
牛皮,黑暗料理啊,你吃過沒?也是一大亮點。
銅盆桑拿,蒸雞,蒸魚,蒸絲瓜都很好吃,原汁原味,蘸上調(diào)料或者原味吃,都很不錯的選擇。
這種做法很簡單,將新鮮的魚切片好,放進(jìn)銅盆鍋里,淋點花生油,撒一點點姜蔥,蒸兩分鐘即可。
干炒牛河,很有鍋氣,一道很普通的菜,干炒牛河,要保持牛肉的鮮嫩不柴,同時河粉的柔韌與嚼勁,也是一種境界。
吃慣了城市里的批量生產(chǎn)的菜式,不妨來試試農(nóng)家樂,這里菜式不多,都是很純正的食材,營養(yǎng)健康,周末或者平時下班時間開車過來吃飯,人均消費70左右,還是很劃算很實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