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亚洲另类日韩在线网页,久久综合伊人77777,欧美日韩精品网,日韩AV一在线不卡免费

    <s id="yvj9a"></s>

  • <sub id="yvj9a"></sub>
      <mark id="yvj9a"></mark>
    • 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 go 回復(fù): 57 | 瀏覽: 24265 |倒序瀏覽 | 字體: tT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        • 媽媽網(wǎng)輕聊
          給生活加點料

        • 媽媽網(wǎng)孕育
          就是好用

          holdImg
        • 廣州媽媽網(wǎng)
          廣州媽媽網(wǎng),更懂廣州媽媽

          廣州媽媽網(wǎng)二維碼
      樓主
      發(fā)表于 2009-8-19 15:21 |只看該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發(fā)短消息 | 加為好友 | 字體大小: tT
      一、何為“疳積”?

      二、癥狀及臨床表現(xiàn):
      三、寶寶生積幾個特征:
      四、給寶寶消“積”有3招
      五、“中”“西”治療方法及居家治療法
      六、小兒疳積的飲食療法
      七、挑疳積需知
      八、治小兒疳積偏方
      以上是在網(wǎng)上辛苦搜索來的有關(guān)“疳積”的相關(guān)資料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僅供參考!
      詳盡內(nèi)容,請點擊以下的選自的網(wǎng)址!







      一,何為“疳積”?


      疳積是疳癥和積滯的總稱。疳癥是指由喂養(yǎng)不當(dāng),脾胃受傷,影響生長發(fā)育的病癥,相當(dāng)于營養(yǎng)障礙的慢性疾病。積滯是由乳食內(nèi)積,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,臨床以腹瀉或便秘、嘔吐、腹脹為主要癥狀。古人有“無積不成疳”、“積為疳之母”的說法。

      對于疳證的“疳”的兩種解釋:其一為“疳”就是“甘”,這是因為本病起先多是由于過食甘而致。這是從某個側(cè)面,對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。其二是“疳”有“干”的含義,這是因為本病會出現(xiàn)消瘦、干癟、氣血津液不足等臨床表現(xiàn)。


      1.疳癥
      (1)飲食異常,大便干稀不調(diào),或脘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(diào)者。

      (2)形體消瘦,體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~40%,面色不華,毛發(fā)稀疏枯黃,嚴重者干枯贏瘦。

      (3)兼有精神不振,或好發(fā)脾氣,煩躁易怒,或喜揉眉擦眼,或吮指磨牙等癥。

      (4)有喂養(yǎng)不當(dāng)或病后飲食失調(diào)及長期消瘦史。

      (5)因蛔蟲引起者,謂之“蛔疳”,大便鏡檢可查見蛔蟲卵。

      (6)貧血者,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。

      (7)出現(xiàn)肢體浮腫,屬于營養(yǎng)性水腫者,血清總蛋白量大多在45g/L以下,血清白蛋白約在20g/L以下。

      2.積滯

      (1)以不思飲食,食而不化,腹部脹滿,大便溏泄或便秘為特征。

      (2)可伴有煩躁不安,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癥。

      (3)有傷乳食史。

      (4)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及脂肪滴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

      二、癥狀及臨床表現(xiàn):
      癥狀:厭食,有的孩子偏食,挑食的習(xí)慣;面色少華或萎黃,大便干結(jié),有的孩子晚上睡覺不好,有的孩子還有吃異物的習(xí)慣;如咬手指或指甲等;人也消瘦,體重不增,大孩子生長緩慢等癥狀。
      選自:http://**/edu/Q31689.htm

      (一)臨床表現(xiàn)
      1.面色無華或蒼白,疲乏無力,體重逐漸減輕,皮下脂肪逐漸消失,肌肉松弛,毛發(fā)干枯,重者智力發(fā)育差。
      2.有母乳不足或喂養(yǎng)不當(dāng)及慢性病史。
      (二)主要類型
      1.輕度:腹部、軀干和大腿內(nèi)側(cè)的皮下脂肪變薄,肌肉不結(jié)實,體重比正常低15%~25%者。
      2.中度:腹部、軀干、四肢皮下脂肪顯著消失,大腿內(nèi)側(cè)有明顯皺折,肌肉松弛,皮膚蒼白、干燥,臉部明顯消瘦,體重比正常低25%一40%。
      3.重度: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,面頰極度消瘦,額多皺紋,狀如老人。皮膚干燥、無彈力、無光澤,體重比正常低40%以下。

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      三、寶寶生積幾個特征:

      1、厭食,飯入口后久含不呑,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。

      2、消化功能不好,容易腹脹、大便硬結(jié)或腹瀉。

      3、免疫力低,經(jīng)常反復(fù)感冒、咳嗽,甚至肺炎。

      4、煩躁易哭,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,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。

      5、生長不良,面黃瘦弱,口氣較重,小便短黃或清長,大便酸臭或溏薄。
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      四、給寶寶消“積”有3招

      第①招 糾正喂養(yǎng)方式

      “在我的診室,很多媽媽常常要求我開些開胃藥,她們總是希望幾副中藥就能調(diào)整好寶寶的腸胃功能。其實,改變不良的喂養(yǎng)方法才是防治寶寶疳積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?!痹S主任說,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,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,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,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,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,常訴腹痛,令他更厭惡進食,損傷腸胃功能?!按藭r正確的方法是少吃,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(diào)整”。

      另外,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,可以跟寶寶說:“飯后可以吃一點。”

      寶寶半歲~1歲期間,須改變臨睡前喂食(如喝一大瓶牛奶)或半夜喂食的習(xí)慣。

      第②招 推拿按摩

      捏脊:讓寶寶趴在床上,夏日可脫去上衣,露出背部,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,用兩手拇指、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,將皮膚輕輕捏起,慢慢地向前捏拿,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,由下而上連續(xù)捏五六次為一組,捏第三次時,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。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。

      推脾土: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(見圖下①),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(zhuǎn)按摩,每天1次,每次200下。

      揉板門: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(見下圖②),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,每天1次,每次50下。

      摩腹:媽咪先搓熱手掌,然后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。

      第③招 飲食療法

      1、喝健脾湯水。媽咪可經(jīng)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——

      白術(shù)、土茯苓、云苓、茨實、淮山(干品)、太子參、元肉、紅棗、蟲草花、五指毛桃。

      注意:以上藥材、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,每次選用1-2種,加上魚或雞、豬骨、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。在高溫多雨的天氣里,寶寶容易暑濕相夾,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。

      2、每周一次用谷芽、麥芽各10克,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。

      注意:寶寶在喝山楂水的那一兩天,盡量少吃肉類。

      特別提醒:夏日少喝冷飲

      大多數(shù)孩子夏日都喜歡冷飲、冷食,然而,冷飲、冷食最傷孩子的脾胃,造成脾胃虛寒、脾胃不和。喜歡冷食冷飲的孩子,大多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時間長了,日見消瘦,可造成發(fā)育遲緩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
      五、“中”“西”治療方法及居家治療法

      一)中醫(yī)治療
      1.湯藥
      (1)積滯傷脾型:面黃肌瘦,毛發(fā)稀疏,精神不振,胸脘脹滿,夜臥不寧,大便時干時稀,苔膩,脈濡細,或指紋淡滯。用使君子、三棱、莪術(shù)各3克,蕪荑、胡黃連、川黃連、蘆薈各6克,神曲、麥芽、青皮、陳皮、檳梅各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。
      C)脾虛氣弱型:面色黃暗無華,形體枯瘦,發(fā)如結(jié)穗,目無光采,大便有不消化,舌淡,脈濡細無力。用人參5—10克,茯苓、白術(shù)、山藥、炒扁豆、砂仁、神曲各10克,薏仁、陳皮各15克。水煎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      (3)氣血兩虛型:面色白、唇干口渴,頭大頸細,骨瘦如柴,腹部凹陷如舟,發(fā)育遲緩,神疲困倦,發(fā)黃干枯,哭聲無力,納呆厭食,大便溏,舌淡,脈細弱。用人參6—9克,白術(shù)、茯苓、陳皮、當(dāng)歸、木香、黃芪各10克,半夏、山藥各12克,神曲、谷芽各15克,炙甘草3克。水煎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      (4)感染諸蟲型:四肢肌肉消瘦,面色蒼黃,毛發(fā)枯槁脫落,精神不安,煩躁焦急,甚或情緒變異,食欲失常,或嗜食泥土等,肚腹脹大,時時腹痛,脈多弦細。用使君子3~6克,蘆薈、干蟾各6克,砂仁、木香、陳皮、當(dāng)歸、青皮各9克,川芎、黃連、夜明砂各6—9克。水煎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      2.中成藥
      (1)肥兒丸:每日2次,每次1丸。
      (2)疳積散:5歲以上1次3克,每日2次,5歲以下酌減。
      (3)小兒磨積片:口服,每日1次,6個月以內(nèi)服1片,周歲以內(nèi)1.5片,2歲2片,2歲至9歲,每增1歲,增服1片。
      (4)參薈白術(shù)丸:每日2次,每次1/4袋。
      (5)香砂六君子:每日2次,每次1/4袋。
      (6)人參養(yǎng)榮丸:每日2次,每次1/2丸。
      3.捏脊:
      以長強(尾椎骨)直到大椎穴(頸部與肩相結(jié)處),以兩手食指背橫壓在長強穴位向上推,同時兩手拇指與食指使用,將皮膚肌肉提取,交替向上推捏于大椎穴為1次,連續(xù)6次。在捏第5-6次時,于腰椎、胸椎部用隱力將肌肉提起,每次提7—8下。捏完第6次后,以兩手拇指從命門穴向腎俞穴左右推壓。操作時注意保暖,手法要輕柔。
      4.刺四縫療法:用1寸長毫針,刺兩手四縫穴(每個手指第一節(jié)與第二節(jié)的交界橫紋處),每周刺2次,3—4周為1療程,針刺深度2毫米左右。刺后擠出黃色或白色粘液;重者完全是粘液,輕者沾液帶血;病愈后為血液。刺后4小時不可接觸水,以防感染。針刺時應(yīng)避免四縫穴周圍的淺表小靜脈。

      (二)西醫(yī)治療
      1.維生素B,每日3次,每次1—2片。
      2.濃縮魚肝油滴劑,每日15—30滴,分3—4次口服。
      3.鈣劑:葡萄糖酸鈣片,每日2次,每次1~2片。多維鈣片,每日2次,每次2—3片。
      4.乳酶生片,每次2—4片,每日3次?;蚴衬干?,每日3次,每次4—5片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

      小兒疳積居家治療法

        寶寶有“積”,可以通過吃健脾、消積的藥物治療,但對有些寶寶來講喂藥很困難,且見效慢。中醫(yī)傳統(tǒng)療法即捏積,對治療寶寶有“積”有其獨到之處。捏積也稱為小兒按摩,是中醫(yī)外治法之一,通過手法作用于小兒體表的特定部位,以調(diào)節(jié)機體的生理功能,年齡越小,療效越好。

        捏積的方法操作簡便,方便易行,并且見效快、療效好、無毒副作用。方法為每天一次,10次為一療程,各位媽媽不妨一試。具體部位可見附圖示意,操作方法如下:



        1.運大腸:大腸穴位于食指端橈側(cè)邊緣至虎口。媽媽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做直線推動按摩,每次推200次,每天1次,還可治療腹瀉。

        2.推脾土: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紋面。媽媽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推動按摩,每天1次,每次推200次,可治療寶寶嘔吐、腹脹。

        3.揉板門:板門穴位于大魚際隆起處,媽媽可用一根食指揉此處,每天1次,每次揉50-100次,可治療寶寶腹脹、食欲不振。

        4.推天河水: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側(cè)正中,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,媽媽可用一根食指推動按摩此處,每天1次,每次100-200次,可治療身熱煩躁、便秘的寶寶。

        5.捏脊4遍:雙手中指、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,食指半屈,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;然后頂住寶寶的皮膚,拇指、食指前移提拿皮肉,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,即為捏脊一遍。如此反復(fù)4次,可治療寶寶厭食、腹脹、腹瀉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
      六、小兒疳積的飲食療法
      (1)糾正喂養(yǎng)缺點:如喂養(yǎng)不規(guī)則和不按時增加輔食,偏食等應(yīng)及時糾正。母乳不足應(yīng)用牛奶、羊奶及代用品混合喂養(yǎng)。
      (2)選擇適合患兒的易消化、高熱量、高蛋白、低脂肪、足量維生素的飲食。重度患兒對食物耐受性差,初起增加食物品種,力求簡單,先稀后干,先少后多為原則。
      積 滯

          常見胃納減退,惡心嘔吐,吐出不消化奶塊或食物,腹脹而硬,大便酸臭,煩躁哭鬧,舌苔白厚膩,脈滑有力等癥。治以消食導(dǎo)滯??捎靡韵路椒ㄖ委?。

          1.菜菔子散
          菜菔子6克,研末,用水調(diào)服。菜菔子即蘿卜子,有消食理氣寬中的功用。

          2.橘餅汁
          橘餅適量泡水代茶飲。橘餅功能寬中下氣,消食化滯。

          3.麥芽山楂飲
          炒麥芽10克,炒山楂片3克,紅糖適量,煎水飲用。麥芽、山楂均能消食導(dǎo)滯。

          4.橙子煎
          將橙子切開,用水泡去酸味,然后加蜂蜜煎湯頻服。橙子有消食化痰之功,此煎有助消化促進食欲的作用。

          5.消食散
          谷芽、山楂、檳榔、枳殼各等份為末,每次服7.5克,開水送服。以上四藥皆能消食導(dǎo)滯。

          6.棗糕
          用大麥面或高梁面或小米面,加紅棗蒸糕食用。以上三種面粉有健脾消食之功,加紅棗做糕,消中有補。

          7.雞內(nèi)金粉粥
          取雞內(nèi)金6個,干橘皮3克,砂仁1.5克,粳米30克,白糖適量。將橘皮、內(nèi)金、砂仁三物研末調(diào)入米粥中,早晚食用。

          8.生地麥芽飲
          取生地、麥芽各15克,煎水,加冰糖適量飲用,二物相配,有消食開胃,生津止渴作用,可治療因食滯不化,產(chǎn)生滯熱(食火),而出現(xiàn)口渴喜飲,兩頰發(fā)紅,煩躁不安等癥。

          9.沙參玉竹老鴨湯
          沙參15克,玉竹15克,老鴨800克左右一只。將鴨子洗凈去內(nèi)臟切塊,加沙參、玉竹與適量湯水同煮,加少許姜、蔥、鹽、酒調(diào)味,吃鴨肉喝湯??勺鞑穗瘸3?,有滋陰養(yǎng)胃、清熱消炎的作用。

          10.銀耳枸杞粥
          銀耳、枸杞各10克,銀耳泡發(fā)后與枸杞一起加入淘凈的粳米60克,加水熬成粥,可加少許冰糖或佐菜肴食用,有健脾消積,滋陰潤燥、清肝滋腎作用。

          11.鴨糜麥片粥
          鴨瘦肉100克粉碎成糜狀、麥片30克、干菱粉30克、鴨湯500克。將鴨肉糜加菱粉、鹽、味精、三枚蛋清和清水適量拌和成白色鴨茸。鴨湯燒滾后加入麥片調(diào)成糊狀,然后徐徐倒入鴨茸,用勺子輕輕調(diào)稠,再滾開時加入精制油拌勻,使油滲入鴨茸和麥片內(nèi)為佳,起鍋盛碗中??勺鞑穗瘸3裕星鍩狃B(yǎng)陰,消積和胃之功效。

      疳證

          長期食欲不振,時時腹瀉,面色黃白而無光澤,毛發(fā)枯槁,形體消瘦,精神不振,目無光彩,睡而露睛(睡眠時眼瞼不能閉合),甚則浮腫,舌淡少苔,脈象細弱。治以健脾益胃,補養(yǎng)氣血??捎靡韵路椒ㄖ委煛?br />
          1.茯苓粉
          取茯苓粉(市售)15克,溫開水沖服。茯苓有健脾補中的功用,且能淡滲止瀉,脾虛腹瀉者尤宜。

          2.黃芪粥
          白米5 0克,黃芪20克,煮粥食用。黃芪為補氣主藥,與白米煮粥,有健脾益氣之功。

          3.山藥扁豆粥
          鮮山藥(去皮切片)3 0克,白扁豆15克,白米30克,同煮粥,加白糖適量食之。扁豆、山藥均有健脾養(yǎng)胃作用。

          4.蓮子粥
          蓮子肉(去皮、心)20克,白米30克,同煮粥,加冰糖適量。此粥有健脾止瀉之功。

          5.蓮子茯苓糕
          蓮子肉、茯苓、麥冬各等份,白糖、桂花適量。先將蓮子、茯苓、麥冬焙干共研細末,加入白糖、桂花拌勻,用水和面蒸糕食用。此糕有健脾開胃、養(yǎng)陰生津之功,疳癥口渴者宜之。

          6.珠玉二寶粥
          生山藥30克,生苡米30克,柿霜餅12克。先將山藥、苡米搗成細渣,煮至爛熟粥,再將柿霜餅切碎,調(diào)入融化食之。此粥清補脾肺,凡脾肺兩虛,食欲減退者均可食用。

          7.丁香鴿肉湯
          丁香5克,肉鴿1只。鴿子凈后放進大碗中,將丁香放于鴿腹中,涂灑鹽、姜、酒等調(diào)味品,力口適量的清水蒸熟。吃鴿子肉喝湯,此方有健脾、散寒、溫胃之功效。

          8.花椒魚糜豆腐
          鰱魚肉(背及腹為佳)去骨打成魚糜,約100克,豆腐250克切碎,花椒3克研碎。將三物在油鍋煸炒一下后,加湯、鹽、酒等調(diào)煮,熟后盛起即成。此方有溫中和胃健脾作用,可常吃。

          9.山藥姜片燒羊肉
          羊腿肉500克切塊,鮮山藥300克去皮切成塊,嫩生姜15克去皮切片。上三物放入沙鍋中,加酒、鹽、醬油、蔥及少許湯水紅燒。此方能溫中祛寒、健脾止痛,對小兒疳積及胃炎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
          10.豆蔻饅頭
          豆蔻粉1.5克,面粉300克,加入發(fā)酵粉一起混勻,做成饅頭若干只。蒸熟后,可作點心和正餐食用。此方常吃對小兒積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
          11.蘑蘿花菜羹
          鮮蘑菇50克、花菜250克、胡蘿卜80克。將它們洗凈切碎,在油鍋中略加爆炒后盛入大鍋中,加水至750克燒開。待花菜等酥爛時,用菱粉勾芡,稍稠時,將鹽、精制油等慢慢調(diào)入攪勻出鍋。此方有清熱養(yǎng)胃之功效、對小兒疳癥治療后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,還可促進胃黏膜恢復(fù)正常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      七、挑疳積需知
      "挑疳積"能治療小兒厭食? 專家:此法不足取
      時間: 2009-01-23 15:52:17 來源:武漢晚報【關(guān)閉】
          武漢晚報消息(記者余樂通訊員王?。奥犂先苏f挑疳積能治孩子厭食,是真的嗎?”昨日,一位家長致電記者咨詢。經(jīng)求證,這種古法已逐漸被淘汰,家長最好別盲目施用。

          家住漢口勞動街的祝女士致電稱,兩歲的兒子已厭食三個多月,變著花樣炒菜也勾不起他的食欲,體重從18公斤“掉”到10公斤,眼看著瘦成皮包骨。祝女士焦急不已,聽老輩人說孩子不吃飯?zhí)籼麴岱e就行,但她將信將疑,從沒聽說過這種治療方法,也不知該去哪里做。

          市兒童醫(yī)院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科主任殷素琪說,一般中醫(yī)??贫寄芴麴岱e,方法是用針劃破孩子手掌特定穴位,以刺激腸胃蠕動改善進食,主要適用于中重度營養(yǎng)不良的孩子,但這類孩子多體質(zhì)虛弱,傷口出血難復(fù)原,臨床上現(xiàn)已很少采用,逐步被“挑四縫”取代。

          殷素琪介紹,挑四縫改用針刺手掌穴位,療效相當(dāng)?shù)踩啽?,此外另有“捏脊”、“板門割治”等均對小兒厭食有明顯療效。

          專家提醒,小兒厭食病因很多如脾胃失調(diào)、代謝紊亂、病癥影響等,中醫(yī)講究辨癥治療,家長不要迷信某一種治療法,應(yīng)先就診后再對癥治療。

      選自網(wǎng)上

      “挑疳積”
      小兒針挑療法又稱“挑四縫法”、“挑疳積法”,是用三棱針(或其他鋼針)選準特定部位和穴位,挑破皮層取出皮下脂肪,用以治療小兒疳積(包括蟲積)的一種外治方法。
      本療法系從古代中醫(yī)砭刺術(shù)中派生而出。最早見于《針灸大成》,在其他中醫(yī)學(xué)典籍中記載甚少,但卻以其方法簡便、療效顯著而廣為流傳。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兩種。
      1、挑液法(針挑四縫穴):
      (1)選用三棱針(或圓利針、縫衣針),先予高壓消毒,或用75%酒精浸泡30分鐘,或煮沸20分鐘消毒,取出置于消毒盒內(nèi)備用。
      (2)洗凈患兒手掌,術(shù)者先用2%碘酊涂擦,稍干后再用75%酒精將患兒掌面第2、3、4、5指腹側(cè)第一、二指間關(guān)節(jié)橫紋處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。
      (3)用消毒三棱針挑刺上述橫紋中心,對準挑點,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,稍提搖,術(shù)者以左手在第一指節(jié)腹面向針尖方向按準,隨即出針,針口可見少許粘黃液體(也有清稀液體滲出量多),用指擠壓,使液盡出,見血為度,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?;純簝墒?指均一一挑刺,血出則用干棉球壓之,囑患兒(或家長幫助)捏緊雙拳,以壓迫止血。
      (4)疳積重者,刺出全是稠質(zhì)粘液,輕者粘液夾血,未成疳者無粘液而見血。隔日或隔2、3日針挑1次,一般針挑3-6次,粘液漸少,直至無粘液,僅見血為止。
      2、挑脂法(針挑疳積點):
      (1)選用三棱針,先予高壓消毒,或用75%酒精浸泡30分鐘,或煮沸20分鐘消毒,取出置于消毒盒內(nèi)備用。
      (2)洗凈患兒手掌,術(shù)者先用2%碘酊涂擦,稍干后再用75%酒精將患兒手第2、3、4、5指第一、二指節(jié)腹面正中,即疳積點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。
      (3)押手:因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層,取出脂肪團,容易出血,故要充分利用押手來壓取脂肪和止血??烧堉謪f(xié)助。術(shù)者和助手用左手挾持住患兒手指,并以左手拇指分別向自身方向,經(jīng)過挑點,滑壓幾次,然后固定在挑點的旁邊,用力壓著不動。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,壓迫止血,并使挑點皮膚張露,皮下脂肪易被擠出。
      (4)術(shù)者右手拿針對準挑點中心,用“挑點法”,動作迅速地挑開皮層,進入皮下。皮下脂肪小體由于受到兩個指頭在旁的壓力,很快便會向針口冒爆出來,然后用針尖邊挑邊刮,把分布在脂肪團上的稀疏纖維挑斷,盡量擠出脂肪小體,最后用針體把針口殘留的脂肪刮干凈。
      (5)術(shù)后針口涂上紅汞,用消毒紗布墊封壓住針口,再用繃帶包扎,加壓3-5分鐘,以防出血。在未封壓好針口前,術(shù)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松,否則即可引起出血。
      (6)術(shù)后囑患兒(或家長)不要沾污傷口,5天后可以拆封。
      (7)因其針口較深、押手擠壓,出血較多,留有微小創(chuàng)口必須用紗布墊加壓包扎。5天后不能拆封洗手,不能用手拿取他物,以防感染。
      本法不及針挑四縫穴之簡便、安全,而療效相仿,故目前臨床多用針挑四縫穴。
      二、治療機理
      四縫為經(jīng)外奇穴,與三焦、命門、肝和小腸有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臨床觀察有平肝瀉心、理脾和胃作用,針之可調(diào)整三焦,燥濕驅(qū)蟲,理脾生精。醫(yī)家有專用本法治療小兒疳證;也有以本法配合湯藥,作為輔助療法。有學(xué)者提出針挑四縫,不但能用于治療,且有鑒別診斷和判斷其預(yù)后的意義。

      現(xiàn)代醫(yī)學(xué)研究,認為針刺四縫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,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,腸中胰蛋白酶、胰淀粉酶、胰脂肪酶的含量(消化強度)增加。對于營養(yǎng)不良合并佝僂病者,針刺四縫穴后,發(fā)現(xiàn)血清鈣、磷均有上升,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,結(jié)果鈣、磷乘積增加,有助于患兒的骨骼發(fā)育與成長。
      [臨床應(yīng)用]
      本療法用于小兒消化系統(tǒng)和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。
      一、疳癥、蟲積
      取挑液法(針挑四縫穴)或挑脂法(針挑疳積點)。
      二、咳喘
      取挑脂法。
      1、取點方法:取肺俞、風(fēng)門、外喘息(大椎穴旁開1.5寸)、天突、膻中、中府、掌三點等,每次針挑3-4個穴點,隔日1次,輪流選點挑刺。
      2、辨證加減:表證、熱證,加挑風(fēng)池、大椎。慢性期則應(yīng)按所犯臟腑而加用相應(yīng)之背俞穴,如脾虛者加脾俞、中脘;腎虛加腎俞、關(guān)元。也可選用相應(yīng)的華佗夾脊穴和治喘五平穴。治療后期在掌2點處挑脂或割脂1次。
      3、針挑方法:凡屬熱證、實主,均用瀉法。即每次取點宜多,針挑提擺幅度大,用力強,創(chuàng)口較大,挑出脂多,針挑方向與經(jīng)絡(luò)病位逆方向,總之刺激總量大。凡屬虛證、寒證,宜用補法。每次挑點少(2-3個),針挑不提擺,用力小,挑時短,創(chuàng)口小而淺,脂出少,針挑方向與經(jīng)絡(luò)病位順方向。

      [注意事項]
      1、術(shù)者剪凈指甲,用皂、刷充分洗刷干凈,然后以2%碘酊涂擦拇、食指頭,再用75%酒精擦凈;最好能戴上消毒手套。消毒嚴密,可防止患兒及術(shù)者雙方的感染。
      2、針挑選點要準,手法要快,不能留針?;純罕惶籼弁?,哭鬧亂動,防其發(fā)生意外,術(shù)前將手法簡要告知家長,征得同意后,請求協(xié)助,抱住患兒并固定其雙手,方可行之。最好能安撫患兒,鼓勵勸導(dǎo),使其能與術(shù)者配合,情緒安定,保證針挑能順利和安全地進行。
      3、針挑時要注意避開小血管。挑四縫穴后24小時內(nèi)囑患兒勿玩泥沙、污物及金屬玩具,以免感染。
      4、挑疳積點術(shù)后,患兒應(yīng)保持雙手清潔,防止污染。發(fā)現(xiàn)包扎松散,應(yīng)重新消毒包扎。
      5、凡已生銹的針具均不可用,以免引起“破傷風(fēng)”。
      6、疳積患兒必須忌口1月,如豆類制品、麥類制品、糕餅,以及各類零食如花生、瓜子、芝麻、冷飲、巧克力等等,以免脹氣。
      7、治療中應(yīng)注意飲食調(diào)理,魚肉以清蒸為宜,易于消化;增加新鮮蔬菜、水果。補充營養(yǎng),睡眠充足,經(jīng)常戶外活動,多曬太陽,增強體質(zhì)。

      [按語]
      本療法針具簡廉,療效顯著,手法簡便,安全可靠,因而歷久不衰。只是對其治療作用及機理尚缺乏系統(tǒng)、深入的研究,有待于進一步整理、觀察與提高。

      八、治小兒疳積偏方

      外用:
      [方劑] ①車前子適從、大蒜2 瓣。②萊菔子(炒熟)10克,芒硝(研細)20 克。③五倍子(焙黃)10 克。④生香附,生半夏各10 克。
      [制用法] 方①車前子炒研,大蒜搗爛,調(diào)勻備用。治療時:方②用布袋裝藥,備用。方③研末醋調(diào)勻備用。方④共研細末,用雞蛋清調(diào)勻,用布包好,備用。方①敷臍部4 小時取下。方②貼按中院部。方③貼自門處。方④敷腳心涌泉穴(左右均可)。
      [功效] ①解毒利水消積。②理氣化積。③消炎、化癖、收斂化積。④理氣、燥濕、化積。
      [驗證] 上4 方隨癥選用,效佳。
      [備注] 民間方。

      炒梔子、苦杏仁、花椒、丁香各等份,共研細末。取藥末適量,蔥白3節(jié),雞蛋清1枚,白灑少許及少量淀粉共調(diào)勻,做成藥餅2個,敷于患兒足心涌泉處,以外紗布固定,睡前敷用,晨起取下為治療1次,敷藥后足心發(fā)青取效最快,4次為1療程。未愈者休息2天再治療。治療400例,治愈397例,其中1療程治愈348例,2個療程治愈49例,3例因病程較長而未堅持第2個療程。


      內(nèi)服:
      方1
        〖組成〗丁香2 粒、姜汁20 毫升、牛奶250 毫升、白糖適量。
        〖用法〗前3 味放鋁鍋內(nèi)煮沸,除去丁香,加白糖少許即可。每天服1次,連服10 天。
        〖主治〗小兒疳積,氣血雙虧,面色萎黃、精神萎靡,消瘦,啼哭無力,毛發(fā)干枯,不思乳食,大便稀溏或便秘,時有低熱。
        方2
        〖組成〗飴糖、蜂蜜、蘋果各適量。
        〖用法〗將飴糖、蜂蜜、煮蘋果,常吃。
        〖主治〗小兒疳積,消化不良。

      其它偏方:

      回帖推薦

      豬丁媽 發(fā)表于27樓  查看完整內(nèi)容

      最近女兒不愛吃飯,連牛奶也不愛吃,變換著法子給她煮各種各樣的粥,也只是吃幾口完事兒了??茨愕拿枋霾恢朗遣皇堑昧损岱e,我周末帶她去看看醫(yī)生。不過每天都試著捏脊看看。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      沒有想到,貼到媽網(wǎng)還得重新排版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722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357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6-9-16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6-09-30
      好貼!!!!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54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3194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7-16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5-06-23
      好貼,收藏!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

         
      原帖由 hema 于 2009-8-19 15:35 發(fā)表
      好貼!!!!


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

         
      原帖由 小叮鐺樂樂 于 2009-8-19 15:40 發(fā)表
      好貼,收藏!


      大半天的辛苦,沒有白費!
      kuo

      六年級

      Rank: 10

      帖子
      133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770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13-6-7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13-08-08
      謝啦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630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4281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9-6-18 
      好,謝謝LZ,幫頂一下
      嶠嶠媽

      碩 士

      Rank: 20Rank: 20

      帖子
      3870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9912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7-12-11 
      好東西。我頂!
      蟲蟲媽

      大 專

      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

      帖子
      1648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8474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7-12-25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8-5-05
      看完,一驚,我兒子有點象,不過,我兒子缺鋅。我再觀察觀察,免得LG說亂對號入座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2050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3843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7-5-14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10-01
      留印慢慢睇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

         
      原帖由 yang.niu 于 2009-8-20 17:25 發(fā)表
      看完,一驚,我兒子有點象,不過,我兒子缺鋅。我再觀察觀察,免得LG說亂對號入座



      不要過于擔(dān)心,就算是有此癥狀,也沒什么大不了的;
      我們已看過中醫(yī)了,以下是我的貼,你可以參考一下!
      http://tjlanma.cn/thread-1240496-1-1.html

      中醫(yī)院的醫(yī)生說八九層,特別是五歲以下的孩子,都會有此類癥狀,只是有些輕微罷了!

      孩子有“疳積”的主要癥狀,如特別瘦,發(fā)育比同齡的慢很多,厭食很厲害的話,是有必要看看中醫(yī),是否去挑“疳積”;醫(yī)生說九層的孩子,“挑”手指非常見效!
      如不是,只要細心通過食療,喂口好了,就不一定要看中醫(yī)了,配合捏脊就行了!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575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4139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9-5-22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8-01-09
      留印慢慢睇

      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Rank: 18

      帖子
      1374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9807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9-8-17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8-12-14
      絕對要收藏!

      Rank: 14Rank: 14Rank: 14Rank: 14Rank: 14

      帖子
      389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24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9-7-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8-08-07
      學(xué)習(xí)了,謝謝!
      樂樂

      學(xué) 士

      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Rank: 19

      帖子
      4601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17555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6-28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7-27


         
      原帖由 sarahlong 于 2009-8-19 18:29 發(fā)表
      超好!從頭看到尾了。




      我是為了兒子才仔細學(xué)習(xí)了,借此和好媽咪們一同分享

      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

      帖子
      1014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9204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6-4-2 
      學(xué)習(xí)了

      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      帖子
      902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5017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6-10-10 
      謝謝,樓主辛苦了!

      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Rank: 17

      帖子
      1642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9061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1-22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7-08-12
      一定要送
      太有用了~~我兒子一直都有疳積!!謝謝LZ~~~

      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      帖子
      610 
      經(jīng)驗值
      4206  
      注冊時間
      2008-11-24 
      BB生日
      2009-01-31
      我寶寶在老家挑過
      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      網(wǎng)上學(xué)習(xí)分享:小兒“疳積”相關(guān)知識小匯總
      快速回復(fù)

      回帖后跳轉(zhuǎn)到最后一頁

     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(lián)網(wǎng)清理整頓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(wǎng)安備案號:4406043011754公安機關(guān)備案號: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-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(quán)所有    版權(quán)保護投訴指引

  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藥品信息服務(wù)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 網(wǎng)絡(luò)文化經(jīng)營許可證粵網(wǎng)文[2016]7051-1702號

      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      網(wǎng)絡(luò)內(nèi)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:kf@mama.cn 開發(fā)者:廣州盛成媽媽網(wǎng)絡(luò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(yīng)用版本:11.12.0 應(yīng)用涉及權(quán)限APP隱私協(xié)議

      回頂部